网站首页

健康保健

产科专家教您如何为宝宝科学接种疫苗
4/18/2016 10:33:09 AM    妇产科 赵燕    2779

     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如何规范地为儿童接种疫苗,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疫苗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预防性生物制品(俗称疫苗),按国家和省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宝宝自出生离开了母体后,就失去了妈妈给予的“天然保护”。随着儿童的长大,在外面的活动机会增多,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侵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应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我国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免费接种疫苗;第二类疫苗,是家长自愿、自费为儿童接种的疫苗。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只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这二者的划分并非固定不变,随着时间的更迭,有些二类疫苗已被纳入成一类疫苗范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疫苗被列入一类疫苗的范畴。
     为了保护儿童健康,家长应做好以下预防接种工作:
    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尽早主动到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办理接种建卡手续。
    2.儿童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
    3.妥善保存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既往接种史和反应史。
    5.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如出现高热等反应,请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及时为孩子进行免疫接种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和孩子应得的权利。
 

疫苗接种程序表

 

年龄

疫苗种类

说明

出生时

卡介苗

初种

出生时

乙肝疫苗

第一针

1月龄

乙肝疫苗

第二针

2月龄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第一次

3月龄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第二次

3月龄

百白破制剂

第一次

4月龄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第三次

4月龄

百白破制剂

第二次

5月龄

百白破制剂

第三次

6月龄

乙肝疫苗

第三针

8月龄

麻风疫苗

第一针

8月龄

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一针

18月龄

甲肝减毒活疫苗

第一针

18 -24月龄

百白破制剂

加强

18 -24月龄

麻腮风疫苗

第一针

2周岁

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二针

3周岁

A+C群流脑疫苗

第一针

4周岁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加强

6周岁

白破制剂

第一针

6周岁

麻腮风疫苗

第二针

6周岁

A+C群流脑疫苗

第二针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424号
版权所有: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擂鼓石大街396号
电话:0538-8202007   6227870
E-mail:sdsmttslyy@163.com
鲁ICP备18058172号
设计维护:泰安开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